一千萬人口的迷思

分享文章:

前財政司司長近日重申他主張香港宜有一千萬人口的觀點。如果搜索一下「一千萬人口」;會發現十多年來,由前特首曾蔭權,以至其他官方、半官方人士,也有類似表述。不同背景人士為何鍾情於建立千萬人口的大香港原因各有不同,但要留意的是,有關想法如落實,對未來樓市甚至香港居住環境都會有重大影響。

支持香港需要增加人口的理論有很多,最簡單易入屋的是「世界級大都會都有千萬級人口」(此點其實有爭議,東京、上海固然是千萬人口都市,但公認的國際都會如倫敦、紐約,人口都只是800多萬人)。

一千萬人口的迷思

一千萬人口的迷思

較複雜的理論可搬出外國學者Geoffrey West有關城市人口與創新的理論——人口多的城市與創意科技發展有某種指數關係,人口多一倍,創新科技成果會多不止一倍。在國家主席寄望香港為國家科研作貢獻的環境下,增加人口(尤其是科技相關專才),似乎合情合理。

當然也少不了陰謀論的觀點:增加人口,其實是商家輸入外地勞工/專才的藉口,甚至可能有沖淡本地身份認同的考慮。

不論如何,如果千萬人口大都會成為政策目標,對樓市以至香港整體未來都會有重大影響。已展開一段時間的土地供應大辯論,背景是港府預期土地供應不足,長期缺地達1,200公頃。而有關土地需求,又建基於政府對人口增長的估計:人口增長會至2043年的822萬人,往後人口將減少。

如果要推動香港成為千萬人口都會,短缺的土地便遠遠不止於1,200公頃。算術上香港的確有條件容納更多人口:將部分郊野公園劃作發展,加上填海,便可接納更多人居住、工作。
當然,人口增長與土地供應有相互關係:如果增加輸入專才限額,對住屋需求(長遠土地需求)將上升;但萬一住屋供應跟不上,專才都應付不了本地住屋成本的話,也會打消專才來港的意願。

如無意外,現時進行的「大辯論」,大概不會涉及未來人口可能較原先估算更高的可能性,那可能要待下一輪大辯論處理。不過,一旦引入更多人口成為政策,便意味本地房屋、土地供應將出現更長時間的短缺現象,對樓市的影響,不可謂不嚴重。

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8年5月30日
如有任何關於按揭問題,可直接Whatsapp聯絡我們(+852 55966181)。

分享文章:
返回目錄
WhatsApp 即時查詢按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