負資產風險重臨?

分享文章:

 樓價被看淡,大行發表報告,估計樓價較現水平尚有3成下調空間。不同機構對樓市調整幅度判斷或有差異,但大方向都是看淡。無論樓價最終調整幅度為何,料相當數量的負資產將會重現。

所謂負資產,指資產估值低於以資產抵押取得的未償還貸款餘額。據金管局統計,今年第二季末的負資產數量是55宗。第三季的負資產統計應會在10月底公報;參考樓價指數,樓價在9月底較6月底下跌約5%,估計負資產數字會回升至3位數。但如果樓價在一年內再出現雙位數下調,負資產數目可能急升至4位數。

香港負資產問題最嚴重的時期為2003年6月,當時共有約105,697宗負資產按揭,佔所有按揭的22%。同一時間香港經歷過SARS、失業率高企等,令「負資產」三個字在香港人腦海中有大量不愉快的記憶連結。但「負資產」本身不是什麼洪水猛獸,當樓價有升有跌,而市場又有按揭活動時,負資產便會不時出現,數量有起有落,問題只是如何管理相關風險。

負資產風險可控  不會有實質即時影響
過去十多年香港只有零星的負資產個案,原因是樓按的成數再高,只要不逾100%,而樓價反覆上升,統計上負資產便不會出現。少數個案是樓價出現數個百分點下跌時,個別新借取的極高成數樓按在統計上便成為負資產。但物業成為負資產,對借款人不會有實質的即時影響—按揭還款受按息及年期影響,與估值無關。

過去未有正面信貸資料庫、未有壓力測試要求前,看好樓市的投資者,可以用一份收入向多家銀行為多個物業取得按揭—只要每次申請時,樓按供款不逾月入一半,一般便可獲批。此種寬鬆的環境令個別投資者過度借貸,一旦市場環境逆轉,租金收入不足以支持還款,此等投資者便可能會將多個單位放售,最終引發樓價更大的跌幅、更多的負資產。

樓市用家主導 不會過度借貸

但自十多年前引入正面信貸資料庫、壓力測試的要求,再加上針對非自住人士的種種印花稅,市場基本上由用家主導,而且制度大致保證了他們不會過度借貸。此種環境下,即使樓價因外圍因素影響而調整,出現恐慌性拋售的機會也不高。

對貸款機構來說,只要借款人有足夠的還款能力,並持續還款,未償還貸款金額高於抵押品估值的問題亦不大,整個銀行體系的風險仍然可控。雖然大家不會喜歡看到負資產數量上升,但也不宜對此過份恐慌—只要樓價並非只升不跌,負資產便有機會出現,如果樓按借款人有足夠的償付能力,問題便不會太大。

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22年10月12日

如有任何關於按揭問題,可直接Whatsapp聯絡我們(+852 55966181).

分享文章:
返回目錄
WhatsApp 即時查詢按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