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歸20年 “本地買家”重新定義
27-6-2017
電視台的樓市節目統計,上半年新盤買家近五分一用國語拼音登記,部分新盤比例更直逼買家印花稅未實施前;節目指情況反映非本地買家活躍程度有上升趨勢。問題是,身份證明文件是否採用國語拼音,與買家是否「本地人」嚴格而言是兩回事。
如果「本地買家」指的是有永久居民身份人士,那麼買賣登記是否國語拼音(正式名稱是漢語拼音),並不是分別買家是否「本地人」的有效方法。
傳統上,土生土長港人的英文姓名以廣東拼音標記,而不少內地人移居香港,身份證明文件都會沿用漢語拼音,電視台統計新盤買家中有五分一為漢語拼音,買家可能是無香港身份證的內地買家,也可能是居港多年,買樓不用付買家印花稅的香港永久居民。
另一方面,也有報章統計,1997年以來,連同單程證、雙非嬰兒及各類簽證居港的新移民約150萬人,以去年底人口737萬人計,正好佔20%,比例與上文提及的五分一新盤買家以漢語拼音一致。當然我們無從統計新移民在身份證上沿用漢語拼音的比例,但電視台的統計,可能只是新移民佔買家的正常比例。
要嚴格計算樓市成交中「非本地人(定義為非永久居民)」的比例,最好莫過於稅務局統計:今年1至5月,共有1006宗住宅買賣登記支付買家印花稅,同期有24558宗一、二手住宅成交。換言之,不具永久居民資格入市的買家(包括公司名義買家),只佔成交4%。
提出一大串數字,不是要和電視台抬槓。不少土生土長的香港人,可能會認為,新移民也好、無香港身份證的內地富豪也好,都有份搶貴樓價,兩者無大分別。
問題是,他們是有分別的,港府推出買家印花稅、調高從價印花稅,非本地永久居民購買本地住宅,要支付樓價30%印花稅,稅率不可謂不高;加上3年內轉讓要支付額外印花稅、非本地收入的按揭成數只有30%至40%。理應可遏抑外來置業需求。以今年1至5月只有4%成交的買家非永久居民,措施也不可謂無用。
回歸20年,市場中早有一大群姓名為漢語拼音、說普通話,甚至長住內地的「本地買家」存在,他們置業成本不會因為上述辣招而增加。考慮樓市前景,甚至是評估辣招效用時,此都是不得不衡量的因素。
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7年6月27日
按計劃以「專業服務、知識為本」的宗旨,為客戶提供有內容、有質素的服務。
Facebook專頁: http://fb.com/pamortgage
按揭熱線: (852) 2167 1369
Whatsapp/微信: (852) 5596 61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