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手樓撻訂面面觀
21-4-2021
近年一手住宅每月平均有約1000宗的成交,相對而言,每月也有數十宗的撻訂個案。不少人看到撻訂報道,會解讀為買家看淡後市,寧可放棄訂金也不完成交易。但現實中,十之有九的撻訂個案,都與買家未能取得所需按揭有關。
新盤買家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時,一般要付成交價5%的訂金,以本地樓價高昂,5%的訂金動輒是數十萬元。一般人看到撻訂新聞,想當然會認為買家無端放棄訂金,應該是看淡樓市,判斷樓價行將回落,才會決定撻訂。
不過,正如股市中的散戶甚少會嚴格執行止蝕策略,樓市中會執行止蝕的用家其實並不常見。何況樓價在疫情之下調整幅度有限,部分撻訂更是簽約後數天出現,很多時談不上止「蝕」。其實,較為常見的撻訂原因,大部分都與按揭有關。
市場上總有一定比例的買家,高估了自己的還款能力,未有詳細計算自己的收入在銀行眼中可負擔多少貸款額,便貿然作出入市決定。雖然網上有不少按揭計算機,可供準買家參考。但大部分的計算機,都預設借款申請人本身無其他按揭及債務負擔。對於已有樓債在身(包括作為擔保人)的借款人,可能會因為錯誤設定,而高估了自己的可借入按揭的金額。到了簽下臨約之後再找銀行申請按揭時,才發現可借入的樓按不如預期,如果本身沒有足夠現金完成交易,便只好撻訂離場。
另一個近一年可能影響按揭批核、導致買家撻訂的因素是新冠疫情。疫情沒有推跌樓價,卻多多少少令銀行收緊了按揭審批。包括對非固定收入人士,或個別受疫情影響行業的入息,銀行一度有較嚴格的計算標準。部分以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,亦可能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因經濟收縮、收入減少而未能借足所需按揭,惟有取消交易,放棄訂金。
在疫情逐步放緩的情況下,預計銀行之前訂立的審慎批核措施會逐步放寬。但打算入市的準買家,為免因按揭問題而撻訂離場,在作出入市決定前,宜小心計算自己的負擔能力。如對壓力測試或審批標準有所疑慮,宜先行諮詢銀行。
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21年4月20日
如有任何關於按揭問題,可直接Whatsapp聯絡我們(+852 55966181).